数学学科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源自 1938 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数学学科,时有杨武之、陈省身、华罗庚、姜立夫、江泽涵等大师执教,学术传统优良,学术积淀深厚。1978年挂靠中科院数学所,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93、2003 和 2006 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别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 年,入选云南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原学科。 2022 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基础提升计划)。2024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 80 余年的建设发展,本学科已拥有一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引领云南数学教师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优秀学术团队,该团队拥有 50 余名专任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有“全国优秀教师” “云岭学者”“省突”“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及青年人才等一批优秀人才,现有博导 12 人、中国数学会理事 2 人。
本学科科研成果突出,研究特色鲜明,在共形微分几何、非线性泛函分析、代数图论等领域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Comm.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 Algebra,Math. Z., Proc. Lond. Math. Soc., SIAM J. Sci. Comput.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多项。近 5 年,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担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学术交流活跃,主办或承办了“非线性分析国际会议暨第21届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会议”“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等多个国际性学术会议。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为云南及西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内外高校输送了一批优质博士生源。
服务社会成绩斐然,1980 年代,应昆明机床厂要求,应用数学团队提出了冷轧丝杠压轴理论曲线及其数值计算方法,突破了昆明机床厂的技术瓶颈;承接了省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项目为云南禁毒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公安部表彰。近 10 年,数理统计团队建立了基于视频的车速推断模型并形成云南省司法鉴定标准,已用于 5000 余项法庭判决;与省气象局联合开展的农作物气象灾害预警模型研究服务于云南省数十个县“脱贫攻坚”。近 5 年,本学科承担“国培计划”和“云南省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培训了千余名中小学数学教师。面向全省基础教育单位及社会经常性地开展数学科普和咨询活动,“西南联大数学文化馆”入选国家科普基地。
教学科研设备充足,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科普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创新团队、高性能计算中心等科研平台团队,硬件支撑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