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数学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和品德修养。2024年7月14日至28日,数学学院“心”方程志愿服务团、“小数苗”志愿服务团和扶摇凝芳华志愿服务团共84名志愿者前往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东川区拖布卡镇临港小学、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思源社区青年之家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前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关爱。
开营仪式展未来,支教四点一线牵
7月15日,四个支教点分别举办了开营仪式,各地领导到场参加并致辞,表示此次夏令营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青少年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勇毅进取的优秀品质,发扬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紧接着志愿团代表介绍了本次支教活动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素质拓展等多方面展开。支教团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注重交流合作,学习经验方法,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希望本次支教活动能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破冰游戏相融入,故事分享情渐浓
开营仪式结束后,一场有趣的破冰游戏拉开了支教活动的序幕。在击鼓传花和逛三园中,志愿者和学生们相互融入,增进了情感。接着,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大学校园环境,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故事、学习方法和取得的成就,并鼓励学生要勇敢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学生们对志愿者的故事分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询问关于大学校园诸多问题,表示长大以后也要和志愿者们一样优秀。
手工制作欢乐多,自制精品展创新
志愿者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手工制作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小朋友的名牌”、“积木狂想曲”、手工纸盘、漆扇、手工衣服等让学生乐在其中。户外制作的DIY风筝让学生爱不释手,艺术作品“框住我心中的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手工粘土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非遗剪纸艺术窗花、中国结的制作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诞生在眼前,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趣味数学播“数”种,益智游戏启智慧
志愿者给学生们科普数学文化、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小故事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最优化问题和七桥问题,讲解人工智能在高德地图中的作用。除了趣味数学,志愿者还通过益智游戏增强学生的数学智慧。“折手指”游戏、“抓彩珠”实验、数字接龙、二十四点游戏等不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志愿者还将自己带来的数学模型展示给学生,其中包括汉诺塔、九连环、七巧板、十四巧板、百鸟蛋、华容道、三元曲塔、索玛方块、鲁班锁、五子棋、象棋、飞行棋以及魔方等,并传授学生破解之法。志愿者利用数学模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游园会,让学生勇闯关卡,挑战难题,播下数学的种子。
红色教育耳目染,爱国之情油然生
志愿者结合国旗国歌背后的故事教会学生折红军帽,接着分享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黄文秀和俞鸿儒的故事,科普中国历史、红色教育之旅,组织学生观看红色长廊、中国奋斗史等影片。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念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心中的爱国情油然而生。
民俗文化促团结,传统文化咏流传
民俗文化课上,志愿者从少数民族服饰入手带领学生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科普民族文化和云南本土习俗,教育学生学会包容尊重民俗文化差异,树立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传统文化课上,志愿者从诗歌鉴赏、全球文化多样性简介、中国传统节日以及非遗知识等来介绍传统文化,开设特色活动剪窗花、编中国结、扎染、制作香包以及中国古代传统小游戏等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并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普法知识宣传讲,安全教育记心间
法律科普课上,志愿者带领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具体案例从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校园霸凌、性侵害等方面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教会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进行角色扮演加深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安全教育方面,志愿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真实事件分析以及趣味互动、手抄报制作等方式,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毒品种类、特征和危害。同时志愿者还向学生科普地震知识和野生菌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地震演练、野生菌知识竞答,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急救能力,守护他们的平安暑假。
趣味运动强体魄,奋力拼搏展风采
给学生拓展知识的同时不忘增强体育锻炼,志愿者每天早晨带领学生跑操,体育课上和学生打乒乓球、篮球,学生们的笑声回荡整个校园。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举办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学生踊跃报名参赛。无论在数字游戏比拼、个人跳绳等个人项目还是在跳大绳、乒乓接力等团体项目中,学生们的表现都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专注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
心灵健康常呵护,拥抱阳光少烦忧
在心理健康方面,志愿者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身情绪变化,掌握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此外,志愿者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拒绝网瘾》,通过合理的剧情、生动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认识到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以及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搭火车、报纸坦克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心灵成长。
实地调研振乡村,探寻非遗传承人
支教同时,志愿者轮流外出进行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与坚守。7月16日至21日,扶摇凝芳华志愿服务团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前进村参观了农耕文化基地、好吃米厂、蓝莓基地,走访前进村村委会与草坝镇团委、与前进村村支书姜森耀、返乡创业代表李萍、草坝镇人民政府教育专干陈艳英进行了深度访谈,参观前进村的乡村振兴亮点——好吃米厂与蓝莓基地,领悟前进村的农耕文化和孝道文化。同时,志愿团还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雨过铺街道、马房村、永宁村、大郭西村与仙景村深入探寻当地剪纸艺术传承人李照英、第六代彝族花灯传承人普东方、草墩手艺人杨焕英及木雕大师杨健康坚守的故事。
7月24日和7月25日,“小数苗”志愿服务团和“心”方程志愿服务团在曲靖市会泽县三道巷江西旅会泽同乡会馆和瑞祥路德康斑铜传习馆开展研学活动,拜访了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承人张伟和德康斑铜开创者和斑铜文化传承人康贵有,了解斑铜的制作工艺,聆听匠人背后的故事与传承。志愿者被非遗传承人的巧夺天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希望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走进非遗传承的乡村街巷之中,守护文化根脉,续写匠心传奇。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数学学院的小“数”苗志愿者分别去往了4个乡村支教点,服务覆盖人群456人,累计服务人次3405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394小时。经过十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着信念与理想,在与不同人群交往中增进理解与尊重,更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力量与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认识到乡村发展与非遗传承息息相关。志愿团将不断探索,提升专业能力,争取今后服务好更多人群,并向广大青年讲好云南非遗故事,在非遗传承中挺膺担当。
行走的思政课虽已告一段落,但数学学院小“数”苗志愿者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脚步永不停歇。志愿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思政理念,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实践心得体会
我们以成长之名,借支教之风,在今夏相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群充满童真的孩子。支教于我而言,是憧憬与害怕、迷茫与寻找并存的。三尺讲台,书写着很多人的执着与梦想,播撒着阳光与希望。对于我来说,很荣幸有这样一次站在三尺讲台的机会,从一名在校学生转变为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我知道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 徐绍洋
随着支教活动的进行,我与孩子们的关系愈发亲密。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的笑语盈盈。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碰撞。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倾听和理解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认识到,勇敢地迈出舒适区,能收获更多人生的宝贵经验。我开始更加珍惜这段旅程,期待着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播种希望,收获成长。
——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 张春滢
支教的内容多样有趣,让我不断提升自己动手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水平。我从未想过一个将来要做数学老师的准教师,会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性教育、禁毒以及地理课等。它在不断地促进着我全面发展,也推动着自己从不擅长的领域中成长自己、提升自己。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 冯中云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社区的力量。无论是家长的支持还是社区居民的帮助,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关爱,也是对我们志愿者的认可和支持。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 唐乔盛健
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可能。通过这次支教经历,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和学习资源,也明白了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明白,付出爱就能收获爱,给予希望就能点亮希望。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 耿亚兰
(数学学院记者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