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是实现创新和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不断丰富人类文化乃至文明的内容。科普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学习和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为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科学、理性、务实和现实的思想基础。
高校科普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大学数学科普创作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却相对滞后。大学数学科普创作活动对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对科研转化、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数学科普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探索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反馈课堂教学。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数学科普工作。
为进一步传播数学文化,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建成“西南联大数学文化馆”,2019年获批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20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授牌。科普基地面向学校和社会进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学学科和校本特色鲜明的科普开放活动。活动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受益面广,既包含大中小学生,还包含社区的市民群众;既提高科学素养,又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普活动重视科学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人格的培养。
本科普基地服务宗旨:全面贯彻中央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一)以教育为宗旨。科普基地的宗旨是教育,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展览教育。激发受众对数学文化和数学的兴趣,促进观众掌握一些创新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奋斗精神以及数学文化。(二)注重互动体验。科普基地鼓励观众动手参与,互动体验。观众参与也不仅听讲解员讲解,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激发人们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充分调动观众的主动性。
为提高基地的科普能力,我们的做法有:(一)整合优化校内外科普资源,利用人才、场地和专业优势,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区提供科学普及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提炼深化科普选题、重点科技事件等有关内容,积极开展科普作品创作、出版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更新科普展教资源,提高传播效率和影响力。(三)与国内其它科普教育机构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和交流,积极开展科普资源和科普教育方法与理论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